近日,老罗对着西贝连续“开炮”,从最初质疑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到公开悬赏10万元征集“真凭实据”,俩人你来我往,吃瓜群众都看懵了。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不怂,直接放话要起诉罗永浩,并坚决否认使用了预制菜,而根据罗永浩的说法,“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肯定是高科技了。”
为何西贝创始人有底气说自家的菜不是预制菜?究竟什么是预制菜?
事实上,在去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发过一个文件,叫《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预制菜,指的是那种“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者做熟之后才能吃的预包装菜肴”。而像大家熟知的速冻食品、方便面、盖浇饭、肉夹馍、汉堡等,都不算预制菜。且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后,分发到食堂或餐饮连锁店的半成品或菜肴,也不算预制菜。
据媒体报道,贾国龙表示,“西贝在北京平谷设有中央厨房,主要进行食材预加工及生制食材的冷冻、冷藏处理,再通过冷冻、冷藏或常温方式配送,这些均不属于预制菜。”想必这也是贾国龙心里有底气的原因。
什么才算“预制菜”?比如,铝箔袋包装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开封加热就能吃;再比如,带酱料包的冷冻半成品牛排,煎一下就能吃;还有那种冷链送到家的酸菜鱼,加热后吃起来和现制的口感几乎一样,这也算预制菜。
作为消费者,我们总希望能吃到那种带“锅气”的,现场炒制的菜肴,但为何现在总是很难吃到呢?
宅男财经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她表示,一方面原因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顾客等不了那么久;另一方面,有些时候真的没法太过于要求现场制作烟熏火燎的那种“锅气”菜。比如在北京、上海的大型购物中心里,由于消防安全要求和环境卫生要求,不允许餐饮店大量做明火烹炒,也不可能从拔鸡毛、刮鱼鳞开始操作。所以很多餐饮店也只能是在中央厨房做好半成品,送到购物中心的门店里,然后加入蔬菜配料再一起炖一下。
其实大多数人不是讨厌预制菜,而是讨厌饭店明明用了预制菜,却打着“现做”的招牌忽悠人。根据国家规定,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时应当主动告知消费者,保障其知情与选择权。
两个大佬的互怼还在继续,预制菜也并非“原罪”,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透明度”,毕竟,食客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份吃得明白、吃得安心的饭罢了。
(责任编辑/文案 董湘依 制作/ 出镜 郑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