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2025-10-06 11:39:55 中国新闻网

  “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中新网郑州10月6日电 题:“十一”假期“谷子经济”备受青睐 撬动年轻消费市场

  作者 阚力 王佳宁

  “虚拟世界的人物化为徽章、玩偶等‘谷子’,变成现实中的‘朋友’给我很多陪伴和快乐,我愿意为这种情绪体验买单。”10月4日,“谷子”爱好者李布丁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家商场里与朋友相约“吃谷”。

  “谷子”源于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主要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衍生的周边商品,包括盲盒、“吧唧”(徽章)和卡片等。

  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今年“十一”假期,郑州大上海商场的“谷子”店内人潮涌动,一些新推出的盲盒、人物徽章备受青睐。

  “买徽章、‘扎痛包’,这是我表达个性的一种方式。”在一家“谷子店”里,一身游戏角色装扮的李京航一边选购“谷子”,一边拿着自己的“痛包”,展示包里的徽章、卡片等。这能迅速吸引“同好”,交流聊天、相互鼓励。

  图为郑州城区一家商场里的谷子店。 王佳宁 摄

  “假期是‘吃谷’高峰期。”该“谷子店”店主柏洋军受访时介绍,今年“十一”假期,每日店里客流量在2000人次以上,比工作日增加十倍以上。“谷子”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15岁至25岁之间的学生和年轻上班族。

  因看好“谷子”的消费风口,柏洋军在郑州接连开了两家“谷子店”。他说,“近两年,随着《哪吒》等国产动漫的兴起,国产IP周边商品的销售占比不断提高。”

  “谷子热”不仅带动了新消费,也带动了传统商业体焕发新机。

  “‘谷子经济’让商场从传统销售场所转型为情感体验的载体。”郑州大上海商场运营总监陈城钢表示,该商场于2007年开业,是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传统商业综合体。商场一度因消费活力不足,濒临倒闭。

  转机发生于2022年,商场内一家手办店发布一条短视频在“谷子圈”迅速“走红”。此后,“谷子文化”在商场迅速扎根,吸引50多家“谷子店”入驻,包括一些头部品牌,还带动猫咖、游戏厅等体验式消费业态。

  陈城钢介绍,如今大上海商场已成为河南省内新兴的“二次元打卡圣地”。今年“十一”假期期间,大上海商场日均客流量达到近3万人次。

  《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2029年超过3000亿元。

  不过,有专家认为,“谷子经济”虽已成新兴消费热点,但也存在盗版侵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长期持续的规范才能释放更多活力。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胡钰受访时认为,“谷子经济”印证了消费市场已从物质需求不断向情绪价值跃迁,且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应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开发更多有生命力、高品质的原创IP,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同时稳定市场秩序,构建从原创IP、展会到周边衍生品的完整产业链,以良好文化新风向带动经济新动能。(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