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理财>>正文

专访林园:当前消费和医药估值处于低位,不参与看不懂的行业

2025-10-29 15:16:09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0月29日电 (周奕航)近期,私募行业知名投资人林园旗下多只产品业绩波动引起市场关注。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林园旗下在管产品数量超240只,私募管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

  如何看待公司旗下私募基金收益出现回撤?投资组合是否会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哪些行业更具前景?围绕这些问题,近日,中新经纬专访了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园。他指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旗下产品收益在可控范围内,并不会影响他对长期价值投资的信心。

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园 受访者供图

  以下对话,略有编辑:

  中新经纬:如何看待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表现?

  林园:A股经过前两年的调整,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差不多了。今年以来,指数整体呈现平稳向上的态势,但行情主要是结构性的,热点集中在一些新兴产业的小市值公司,大市值股票相对较弱。我认为,现在A股的估值并不贵,从价值角度看具备投资价值。当前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机会,而不是担心风险。

  中新经纬:今年以来公司旗下的部分产品业绩跑输沪深300指数,你如何看待这一个阶段的业绩表现?

  林园:目前我们的产品表现,放在当前市场里看很正常,也在我们的预料和可控范围之内。我们始终坚持长期投资,选择的标的是市场“最好”的资产。既然选择的是这类资产,长期持有便是最佳策略。因此,在持有期间,它们出现下跌或者不涨,都是很正常的。

  中新经纬:你如何定义市场“最好”的资产?

  林园:核心就是垄断性和稀缺性

  所谓“垄断性”,指的是生意模式难以被替代,或者产品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我们做投资,始终是把行业的未来前景,和公司的稀缺性、垄断性结合起来看。其中,“垄断性”是我永恒不变的投资思路,我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投资就是投“垄断性”。

  所有风险,归根结底都来自竞争。你今天看着不稀缺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被大量生产出来,变得不值钱。所以我们必须把稀缺性放在首位,从这个标准出发,我们选择的每一个标的,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

  所以我常说,我们投资的是全球最好的资产。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来来往往那么多人,我还在这个市场?这绝不是运气,而是因为我们投资的标的,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长期来看,它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投资的是企业本身,不是炒作市场。投机市场是“涨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涨”,那是永恒的规律。有些公司为什么今天好,明天就不行了?而我们能一直存在,就是因为我们不投那些看不准、看不懂的资产,这让我们避免了致命的错误。别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坚信,我接下来还会一直在。

  除了“垄断性”,我们还看重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投资的企业,负债率都极低,甚至没有负债,这是我把握的一个核心问题。说白了,就是“无债一身轻”。

  我对“负债”的理解,不光是财务账面上借了多少钱,我还有自己一个“土办法”:我把“人工”也看作一种负债。放眼全球,过去倒下的巨无霸企业,很多都是因为人工太贵、负担太重。一旦行业不行了,庞大的员工队伍就成了甩不掉的“包袱”,想清算也没办法,表面上人还在,但那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本。

  所以,在我的投资框架里,我不怕买的公司市值暂时变小,也不怕在市场里它跌别人涨,我最怕的,是这个企业没了,这才是最致命的风险。

  中新经纬:你的投资组合是否会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

  林园:我们的投资组合确实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出现阶段性调整。如果市场对一家公司产品的依赖度降低,或者需求根本性地减少了,我们才会考虑调整。但除此之外,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买了就不卖”。我们投资的是企业本身,除非企业的基本面发生根本性改变,否则我们不会轻易调整。我们所选择的,都是那些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行业和公司。

  中新经纬:你为什么特别看好消费和医药板块?

  林园:我们长期聚焦于“嘴巴”相关的消费行业,过去百年的历史证明,它们是贡献了绝大部分工业利润的“常青树”。而医药板块,我们看好的是其确定的未来。未来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大幅增长,这将带来医药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当前消费赛道和医药赛道的估值处于低位,其中医药股的市值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巨大,我可以肯定地说,未来出现万亿市值的中国医药企业是必然的。

  中新经纬: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热门赛道?如果未来这些行业出现了更清晰的盈利模式,你是否会考虑扩展投资领域?

  林园:这些方向肯定是对的,市场空间也很大,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它们变化太快、竞争过于激烈,很难形成我们投资所要求的垄断格局。我的投资核心是“保本”,不参与自己看不懂、变化太快的行业。

  扩展领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并非我的能力圈。我投资的第一要义是控制风险,要在市场里长期生存。这些新兴领域虽然需求存在,但技术迭代太快,产品能够被大规模重复生产,任何企业都面临激烈竞争。

  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现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机器可以不知疲倦地批量生产。我参观过很多无人工厂,甚至连灯都不需要开。我判断,可能在未来10-15年内,包括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在内的很多商品,质量都会趋于同质化。当所有产品都能达到相同标准时,品牌的溢价能力就会减弱。

  在这些领域里,我看不到真正的稀缺性。最终哪家企业能够胜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正因为谁都可以参与生产,竞争会持续存在。这是我们对这些新兴赛道的思考。

  中新经纬:公司旗下部分产品是否会出现清盘风险?

  林园:我们目前的产品不存在因净值触及止损线而被清盘的风险。公司旗下产品清盘只可能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产品合同自然到期;二是因监管规则变化导致的清盘,《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要求,在停止申购后连续12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500万元的,应当进入清算程序,我们会按规定执行。

  目前,公司没有即将到期的产品需要清盘。我们的产品以内部资金运作为主,外来投资者占比不到20%,投资者结构非常稳定,不会因为短期赎回产生流动性压力。

  中新经纬:你曾预判今年70%的人跑不赢沪深300,为什么?

  林园:因为这轮行情的热点主要在中小市值股票上,而能准确把握这类机会的资金和投资者毕竟是少数。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追逐热点,而是保住本金。盲目跟风炒作那些概念,容易事与愿违。

  中新经纬:未来3—5年,你认为A股最大的结构性机会在哪里?

  林园:我认为未来最大的机会将出现在大市值公司。这背后有两个核心支撑:一是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二是这些公司目前正处于估值低位。

  跌多了就要涨,涨多了就要跌。当前中小市值公司更受关注,但这种状况会发生转变。大公司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虽然现阶段市场热点不在它们身上,但我相信行情会轮动,这些真正具备持续赚钱能力的大市值公司最终会迎来爆发。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周奕航:zhouyi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