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专访宏观经济研究院刘方:春节消费将从“年货经济”转向“体验经济”

2025-11-06 14:51:16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1月6日电 (董湘依)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26年放假安排,2月15日至23日春节放假调休共9天,这一“史上最长春节假期”瞬间引发广泛关注。

  春节出行和消费会有何新变化?6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春节消费的重心将从“年货经济”转向“体验经济”,消费不再局限于“返乡置办年货”,而是在“移动的生活场景”中完成。

  刘方分析道,9天的超长春节假期极大释放了居民的可支配时间,使得“春节出游”从传统的短途探亲转向中长线休闲、康养、文化体验等复合型出行。根据以往规律,当假期时间超过7天,跨省、跨区域的出游需求会显著上升。过去“探亲+旅游”的模式多是局部叠加,而2026年有望成为这一模式变化的重要拐点。

  2026年放假消息公布后,去哪儿数据显示,春节出行的机票量同比增长63%。携程数据显示,该平台关于“2026年春节”“长途游”“出境游”等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翻倍增长。截至11月5日,2026年“超长春节”期间国内热门目的地分别是哈尔滨、三亚、西安、重庆、成都、杭州、厦门、福州。

  近年来,假期体验式消费逐渐成为推动假日经济的重要引擎。在刘方看来,春节消费的重心将从“年货经济”转向“体验经济”。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升级,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在旅途中完成年货采购、非遗体验、地方美食打卡和健康管理等多重活动。

  超长假期将如何重构消费场景?是否会改变消费者的出行习惯?在刘方看来,9天春节假期,很可能看到消费者在旅行中同步完成探亲、年货采购、非遗体验、健康管理等多重需求,从而形成“消费场景叠加”的假期消费生态。

  此外,刘方还指出,从当前趋势看,“探亲+旅游”的复合型出行模式有较大可能成为未来春节消费的主流。具体来看,假期时间充裕、旅游产品更丰富、消费需求更多元、服务业供给不断升级。这一模式能够满足多重需求,例如亲情、休闲、购物、体验、康养于一体,更符合当下消费者追求“假期时间利用最大化”“体验感+价值感”的趋势。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刘方表示,在长假内,住宿、交通、文旅、特色餐饮、体验项目(如非遗、乡村游、康养)等服务类消费将获得更大空间。从区域拉动看,假期延长有助于带动非一线城市、乡村、文旅小镇等地消费增长;从时间分布看,假期更长、结构更合理,有助于消费从“假期爆发—迅速回落”的模式向“假期延展—持续释放”转型,从而对全年消费起到平滑推动作用。

  “从产业链角度看,春节长假将带动文旅、交通、餐饮、住宿、文娱、体育等多业态联动,形成更完整的假日消费生态链,对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回流也会形成积极拉动。”刘方说道。(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湘依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