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假扮演出票务代理诈骗等,上海公布网络辟谣惩处案例

2025-11-26 08:46:45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1月26日电 “网信上海”微信号26日消息,2025年上海网络辟谣宣传周活动近日启动,并发布《上海网络辟谣惩处十大案例》。

  上海网信办介绍,近年来,上海网信办携手相关职能部门,针对网民普遍关切的公共政策、社会民生、灾害事故、健康科普等各领域谣言,及时辟谣发声,还原事实真相,并对恶意造谣传谣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惩处。

  纵观《上海网络辟谣惩处十大案例》,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AI等新技术已成为造谣传谣主要手段,如某网民利用AI生成并发布“海啸来袭上海紧急转移30万居民”虚假消息、“台风天LV巨轮旁洪水滚滚”谣言视频等,对防汛工作造成干扰;二是博流量、逐利益是造谣传谣主要动机,如某奢侈品回收店经营者为起号引流,自编自导自演所谓“上海老伯捡拾名牌包后索要5万元”虚假视频,对城市形象造成恶劣影响;三是相关造谣传谣人员均已被警方依法予以不同形式的处罚,包括封禁账号、处以行政拘留、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判处有期徒刑等,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上海网信办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宣传周期间还将通过线下活动,倡导广大网民理性上网不造谣,善辨是非不信谣,心有法度不传谣。抵制网络谣言,从你我做起。

来源:“网信上海”微信号

  (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