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房产>>正文

未来的企业|地产行业下半场,博智林如何填补建筑机器人空白?

2021-12-31 15:01:13 中新经纬

  【编者按】“未来”以时间为底,以未知为题。以奇迹当注脚,以敢为当步伐。

  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21年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

  “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创新驱动将是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动力源。

  2021年,以何创新驱动发展?在互联网新技术与各行业快速融合与变革的当下,我们聚焦制造、生命、能源、金融、空间与海洋等深具影响的领域,通过挖掘企业创新的故事,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馈未来以启示。

  中新经纬12月31日电 (薛宇飞 实习生 黄官才华)2021年行至末尾,房地产行业仍未全面“回血”。但作为碧桂园在房地产市场下半场的重要抓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博智林),依旧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自己的研发,它瞄准的是建筑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的重大机遇。

  创立三年,博智林员工数量从0增长到5000多名,其中科研人员占到一半,名校生、博士生云集;三年间,递交专利有效申请超3400项,获授权的达1600项,知识密集型特征显著;它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一些空白,牵头起草行业标准与规范.....带着对这家年轻企业的好奇,中新经纬走进博智林,拆解其快速成长的秘籍。

  改造行业

  博智林机器人总部大楼。来源:博智林供图

  新型智能建造产业技师现在每天都要去工地上忙碌,所谓“忙”,是拿着一台定制的平板电脑,在屏幕上点击设置,给建筑机器人下达指令,让他们完成建造任务。陪伴他们的是一台粉色的地坪研磨机器人。只见技师熟练地设置好参数,机器人随即开始工作,伴随着机器人快速转动它的黑色圆盘,混凝土表面被磨得亮丽、平滑……

  这是博智林官网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新型智能建造产业技师脱离繁重的工作,使用机器人完成过去需要熟练工人才能完成的细致工序。他们所在的工地是位于佛山顺德的凤桐花园项目,该项目在2021年初被住建部列为智能建造试点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引入建筑机器人并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建筑机器人的应用,让这个项目在效率及工艺上都有了进一步提升。

  但放眼全国,在建筑工地大规模应用机器人的案例还十分稀缺,许多精细化的程序仍需要建筑工人来完成。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曾指出,当前中国建筑业大而不优,落后的施工手段及施工方式制约了行业效率及建筑质量提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安全问题,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也在不断加剧。

  碧桂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建筑业都是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行业之一,它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在中国分类行业里处在末尾的位置,可以说,这是一个亟待改变的行业。除了智能化、数字化应用落后,建筑工人老龄化导致的用工难、用工贵,也制约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农民工共28560万人,较2019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从年龄来看,2020年农民工平均年龄达41.4岁,比上年再提高0.6岁。

  作为稳居房地产行业前列的碧桂园,除了自身对建筑机器人有需求外,同样也看到了建筑行业变革的巨大前景。基于此,博智林于2018年7月正式创立。博智林相关负责人表示,博智林做的是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建造解决方案,这既包含了建筑机器人,也包含BIM(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从产业链上看,与碧桂园的地产主业非常相关。

  填补空白

  地坪研磨机器人作业中。来源:博智林供图

  碧桂园创建博智林之初,外界还有一些其他声音,例如,机器人研发属于高新科技产业,房地产行业并不具备这种基因。还有声音称,科技研发投入过大,风险太高。

  碧桂园上述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博智林确实没有过多经验可以借鉴,“从全世界范围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最大规模投入建筑机器人研发的公司。”

  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前期技术攻关的难度可想而知。相关专家表示,外界提到机器人,首先会想到工业机器人,它是目前为止机器人领域中最成熟的一类,但不能覆盖整个机器人的范畴。机器人只有与具体的行业、产业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比如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但在建筑机器人领域,则一直是空白。

  在2019年6月之前,博智林度过了非常艰难的探索期,对很多的工艺、场景理解得还没那么深入,做了很多技术攻关。到2019年年底,这些机器人开始逐渐成熟,能在工地上施工,并达到一个比较高的质量标准。

  博智林研发的地库抹光机器人,适用于地库、厂房、机场、商城等需大面积混凝土收面工作的应用场景,通过自研的智能运动控制算法,融合GNSS导航技术,实现混凝土地面抹光作业的自动化施工。经测算,该款机器人的作业效率两倍于传统人工,综合成本降低约30%。

  室内喷涂机器人是一款乳胶漆自动喷涂机器人,用于商品房、公寓、写字楼等场景下室内乳胶漆施工,能实现对住宅室内的墙面、飘窗、横梁、天花板和石膏线等结构的底漆和面漆全自动喷涂。该款机器人综合喷涂效率约为人工辊涂的4倍,自动作业覆盖率可达90%-100%。

  博智林的另一款产品——测量机器人,2分钟即可完成单个房间实测,测量精度在±1毫米内,作业效率与测量准确率大大优于人工;混凝土施工机器人产品线由智能随动布料机及地面整平、地面抹平机器人组合而成,通过联动施工整个混凝土施工班组人员只需8人,大大提升作业效率。

  如今,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目前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截至2021年11月底,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5个省份近28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600台,累计应用施工超550万平方米(包括外部合作项目)。

  数字转型

  除了硬件,博智林还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观察工业发展史会发现,它的最初形态是手工作坊,之后发展成工厂,雇佣大量工人参与流水线作业。后来,又发明出机器人去替代重复而繁重的劳动。再往后,就是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介入,这些技术能够监控流水线上的设备,调度企业资源,通过收集数据不断优化生产方案,让整个工厂的设备实现协同作业。目前很受关注的“灯塔工厂”概念,就是基于强大的工业数字化系统的支撑。

  “灯塔工厂”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典范,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领跑所属行业。有报道显示,目前,全球共有“灯塔工厂”90家,其中中国有31家。

  “建筑领域的数字化应用落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工地现场是粗放型的,工人也很难用数字化的方式去管理。而当我们做了建筑机器人后,变革了施工工具,也有了进行数据采集以及用信息化与数字化系统进行管理的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博智林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经纬说。

  按照计划,博智林将继续以系统性数字化解决方案覆盖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赋能成本、采购、运营等房地产业务主线,通过自主研发的BIM软件及基础技术平台,为建筑全产业链提供智能建造整体解决方案。

  人才高地

  博智林科研办公区。来源:博智林供图

  在博智林科创大楼的建筑机器人及相关施工设备展示区内,有一处用于陈列过往迭代版本机器人的区域,这是博智林研发历史的见证。从图纸到成型落地、从测试样机到批量交付项目,每一款机器人都经历了研发人员不断的钻研与反复的实验。

  成立三年,能有18款机器人投入商用、40多款在研,是博智林广纳各路高精尖人才的结果。如今,这家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企业,研发人员就超过2500名,研发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0.7岁。

  “年轻化、专业化、多元化是博智林人才的特点。”博智林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机器人的研发过程十分复杂,需要人工智能、数字化、机器人、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各领域人才的共同努力,这就使得公司规模迅速壮大。

  如今的博智林,已经拥有一连串标签——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建筑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此外,还联合学界开展了清华大学-博智林机器人联合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等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目前,建筑领域的智能化趋势明显,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建筑数字化、绿色建筑等政策,建筑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大有可期。2021年,被博智林定位为市场元年,经过三年多沉淀,公司许多产品已逐渐成熟,有的机器人开始上市,有的进行对外推广,并获得合作伙伴的认可。

  博智林透露,伴随着科技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公司将研发更多符合落地场景的产品,推动建筑行业产业化升级。(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冯方)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