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许光建:“流量至上”致直播带货乱象频发

2025-03-14 21:03:4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4日电 题:“流量至上”致直播带货乱象频发

  作者 许光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许光建

  近年来,直播带货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14日,中新经纬研究院与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年度报告(2024)》(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问题中,营销宣传问题(27.6%)、产品质量问题(18.4%)、销售违禁商品(16.3%)合计占比超六成。

  直播带货作为与多种新兴经济形态紧密相连的新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虚假宣传、以次充好、情绪化营销等问题,这与行业“流量至上”的商业模式直接相关。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流量成为众多经营活动的关键要素,尤其对于直播带货而言,流量价值巨大。少数经营者或主播为追求流量增长,不惜对产品进行不实夸大宣传,从而引发消费者过度关注,这种“流量至上”模式实则是一种过度竞争。

  如东北雨姐木薯粉事件等消费维权舆情,不仅损害消费者信任,对直播带货生态造成负面影响,相关企业也将因损害消费者权益面临信用受损的代价。在数字经济时代,这种信用损失的经济代价巨大。东北雨姐木薯粉事件后,所售问题红薯粉的生产厂家也被罚款共计671.76万元。可以确定的是,妥善处理消费侵权事件能降低企业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任何企业都应避免因损害消费者权益引发信任危机,努力成为让消费者满意的合法合规经营者。

  应当注意的是,平台在直播带货行业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报告》以内容平台(如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和电商平台对比发现,内容平台的消费维权舆情占比61.2%,显著高于电商平台(38.8%),尤其在营销宣传和退换货问题上更为突出。这背后是两类平台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所致。电商平台发展时间长,消费者熟悉度高,政府市场监管也相对成熟,所以问题相对较少。而内容平台对流量依赖更强、竞争更激烈,为追求流量更容易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不过,无论是哪种平台,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依据技术和行业发展阶段以及消费者特征,不断完善市场监管,积极履行对直播带货经营者和主播的自律管理责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总之,只有明确问题根源,针对不同平台、品类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才能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让直播带货行稳致远。(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