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科技>>正文

万钢:应关注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范式变革

2023-05-18 15:10:55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18日电 5月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大会上表示,应该关注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范式的变革。

  在大会上,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万钢谈及四方面思考:

  一是应该关注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范式的变革。

  万钢表示,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语言数据大模型的开发应用,在资源投入的模式、研发组织的方式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比如通过市场化筹资机制,广泛整合了多元化资源投入模型研发,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大数据模型的标识和训练,包括算力芯片、训练数据库、云服务等成本在不断的攀升,但通过不断增长的市场预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融资,筹取支持长期发展的资金,也加快了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算力的要素聚集。

  第二,淡化研发和应用的边界,将初步开发的模型部署上线,为用户提供测试服务,由此收集每一位用户的思维模式,为进一步优化模型作为基础。

  万钢表示,每一个用户都是开发者,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通过标识数据和优化模型,来促进研发和应用形成闭环,实现新技术的迭代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万钢谈到,新一代人工智能要继续以应用市场拓展和产业生态培育为主攻方向,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吸引全球的创新资源,与我国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打造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一代人工智能在融合金融、工业、医疗、教育等专业化、细分化、多元化场景落地的过程中,急需要高质量数据的赋能。应着力构建多元异构应用大数据的生态圈,还是要着力打破数据孤岛,合法合规的推动开源开放,以高精度、场景化的数据,为人工智能产业稳定的发展提供源头动力。

  在万钢看来,应该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推动重点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的新企业,依靠先行区打造产业聚集的发展高地。

  第三,以复合学科背景、产业应用场景、未来发展前景、深度融合为导向,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比如,强化人才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发挥高等院校学科综合的优势,打破现有教育体系中相对隔离的局面,不断提升人才知识结构和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

  万钢认为,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综合一体,可以建立新的一级学科,这就是融合发展。

  将来需要什么?万钢表示,一是要在长期实验中培养能动手的科学家、通算法的工程师、懂科学的企业家,这才是未来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二是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场景建设,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AI人才的有效机制,畅通产业需求、产业前沿的反馈路径,来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相脱节的突出问题,加大科教、产教的融合力度。三是要面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开展人才储备,解决建立AI,特别在芯片设计制造方面的拔尖人才,要早期发现培养机制,畅通人才培养使用的通道,优化人才队伍的体制结构,形成多层次的人才互为补充、融合发展的局面。

  第四,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要适应于发展的新需求。

  万钢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将走向人类与人工智能体、人机共生的新时代,智能算法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智能化时代新的安全和伦理的挑战。如智能算法内生安全的缺陷会导致智能系统存在深层次的隐患,滥用会导致社会不公和群体激化。

  万钢谈到,相关部门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方法》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我国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性的审慎监管,从权益保护、数据治理、内容治理等多个维度来综合治理,所以大家要从各自的行业上提出优化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共同实现整个人工智能事业的健康发展初衷。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开放,人工智能系统是极为复杂、设计面广、研究难度大的技术体系,也是一个跨国界、跨学科的探索合作工程,需要全球各界秉持着开放合作的精神,走共同、共建、共享、共赢之路。”万钢说。(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