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板块盘初走低,晓程科技、中金黄金低开近2%,赤峰黄金、西部黄金、山东黄金跌幅居前。(中新经纬APP)
【港股主要股指低开】恒生指数低开0.04%,恒生科技指数跌0.19%。有色金属板块走弱,内银、医药行业走强,新能源题材活跃。(中新经纬APP)
【央行今日开展117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17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中新经纬APP)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885,调贬18个基点。(中新经纬APP)
美元指数升破100关口,创8月以来新高。(中新经纬APP)
【国内商品期市开盘:能源品全部下跌】国内商品期市开盘多数下跌,化工品跌幅居前,苯乙烯跌2.31%;黑色系全部下跌,铁矿石跌1.14%;非金属建材全部下跌,玻璃跌1.09%;能源品全部下跌,LPG跌1.07%;农副产品涨跌参半,红枣跌0.78%;贵金属全部下跌,沪银跌0.51%;基本金属多数下跌,沪镍跌0.43%;油脂油料涨幅居前,豆油涨0.94%。(中新经纬APP)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低开】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跌0.2%。(中新经纬APP)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80.35亿元】截至11月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2552.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3.61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2137.3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6.74亿元;两市合计24690.2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0.35亿元。(中新经纬APP)
【日经225指数开盘跌0.22%】日股低开,日经225指数开盘跌0.22%报52294.31点,权重股方面,三井物产跌1.68%,中外制药跌1.55%,东京海上控股跌1.54%,爱德万测试跌1.53%,信越化学工业跌1.16%。(中新经纬APP)
【美联储官员警告2026年通胀将保持“高位”】据法新社,美联储官员库克表示,随着关税的加收,美国2026年通胀可能会保持高位。“我与商界接触发现,关税转嫁到消费者价格的情况尚未完成。”库克指出,许多公司在提高消费者成本之前以较低价格减少库存,而其他公司则等待关税不确定性消散后再提高价格。(中新经纬APP)
08:14
V观财报|葵花药业未按规定履行信披义务遭警示
中新经纬11月4日电 据黑龙江证监局网站11月3日消息,黑龙江证监局对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玉秀、关一、周广阔出具警示函。 来源:黑龙江证监局网站 黑龙江证监局表示,经查,格乐瑞(无锡)营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乐瑞)为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葵花药业)关联法人,上海海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海维)为格乐瑞全资子公司。2024年,葵花药业与上海海维开展采购业务,涉及交易金额3238.36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68%。上述事项构成关联交易,葵花药业未按规定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一款、第四十一条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26号)第三条第一款、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葵花药业董事长关玉秀、总经理关一、董事会秘书周广阔未按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黑龙江证监局决定对葵花药业、关玉秀、关一、周广阔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资料显示,葵花药业以品牌OTC产品为核心,覆盖研发、生产和销售全产业链。集团现下辖13家药品生产型企业、6家销售公司、4家药物研究院、2家药材种植基地、1家药品包材公司等30余家子公司,总部位于哈尔滨市。 2025年前三季度,葵花药业实现营收16.84亿元,同比下降4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3.9万元,同比下降105.72%,上年同期盈利5.87亿元,由盈转亏。对于净利润下降,葵花药业称,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减少所致。(中新经纬APP)20:56
V观财报|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被立案调查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又有上市公司实控人出事。 达实智能3日晚公告,近日收到颍上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立案通知书》及《管护通知书》,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磅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 公告称,目前,公司已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妥善安排。公司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公司将按照《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范运作。 同时,达实智能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其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及子公司经营秩序正常,本事项未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尚未知悉立案调查的进展及结论,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后续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提示相关风险。 据公司2024年年报,刘磅1963年10月出生,中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3月创立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曾任公司第一至七届董事会董事长,深圳市第三、四、六届人大代表,人大科技组组长。现任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深圳达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官网介绍,达实智能成立于1995年,从事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空间服务商,于2010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73亿元,同比下降31.36%;归母净利润亏损4.15亿元,同比盈转亏,净利润同比下降964.15%。二级市场上,达实智能3日收涨1.53%报3.32元,公司最新市值70.40亿元。(中新经纬APP)19:37
V观财报|ST立方:证监会调查进行中,经营情况正常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3日晚间,ST立方发布关于立案调查事项进展暨风险提示的公告。 公告显示,ST立方于2025年4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公司已于2025年4月29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披露了相关公告。 ST立方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尚在进行中,公司尚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ST立方还提醒,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资料显示,ST立方是一家专注于新型数字基础建设的数字科技云服务商。今年前三季度,ST立方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减少0.4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6220.9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158.59万元,亏损扩大。 二级市场上,截至11月3日收盘,ST立方20%涨停报5.16元,总市值33亿元。(中新经纬APP)19:06
V观财报|思维列控副总经理赵建州被留置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维列控或公司)3日盘后公告,收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赵建州家属的通知,其于2025年11月3日收到由天津市滨海新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赵建州被留置、立案调查的通知书。 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未收到相关机关的通知,也未被要求协助调查。 思维列控表示,公司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规范的治理体系,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生产经营秩序正常。 同时,公告指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知悉上述事项的进展及结论。公司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对相关工作进行妥善安排,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公司2024年年报,赵建州,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0年3月出生,大专学历。曾任郑州铁路局电务检测所调研员,河南蓝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河南蓝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其202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0.20万元。 企业官网介绍,思维列控创立于1992年,是专业从事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应用软件开发的铁路装备定点企业。2015年12月24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我国列车控制领域首家A股上市企业。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53亿元,同比增长5.25%;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20.98%。二级市场上,思维列控3日收报26.93元,跌幅9.87%,目前公司总市值102.7亿元。(中新经纬APP)18:21
V观财报|ST联创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财报差错更正尚在开展中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ST联创3日晚间发布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ST联创于2025年3月19日收到山东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认定的情况,公司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4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公司股票于2025年3月25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联创表示,公司收到《事先告知书》后,组织财务等各相关部门以及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就《事先告知书》涉及的情况进行仔细梳理、研判并开始内部整改工作。针对相应财务报表的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工作尚在有序开展中。公司将尽快对相应年度的财务信息进行追溯重述,会计师事务所届时将对此出具专项审核意见。 ST联创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将持续关注触及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进展,并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 年修订)》第9.9条的规定每月披露一次进展公告,直至披露财务会计报告更正公告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核查意见等文件。 资料显示,联创股份致力于互联网营销传媒及绿色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推广。今年前三季度,ST联创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4.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46.48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678.14万元,扭亏为盈。 据中新经纬查阅《事先告知书》,联创股份涉嫌违法的事实包括:收购上海鏊投股权《交易报告书》存在虚假记载,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半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2019 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山东证监局认为,联创股份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的规定,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述的违法行为。 上海鏊投时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董事、总经理高胜宁组织、实施上海鏊投业绩造假,与联创股份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系联创股份上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联创股份时任董事长李洪国全面管理公司事务,未对上海鏊投予以充分、必要的管控2019年1月知悉上海鏊投可能存在业绩造假情况后未采取适当措施,系联创股份上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联创股份时任董事、副总裁王蔚兼任上海鏊投董事,参与上海鏊投2016年度、2017年度部分业绩造假,应当知悉上海鏊投后续造假行为,系联创股份上述违法行为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联创股份时任董事、总裁齐海莹兼任上海鏊投董事,联创股份时任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胡安智兼任上海鏊投董事,二人未勤勉谨慎履行职责,系联创股份上述违法行为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联创股份时任副董事长邵秀英2019年1月知悉上海鏊投可能存在业绩造假情况后未采取适当措施,系联创股份2018年年度报告、2019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联创股份时任财务总监郝志健未勤勉谨慎履行职责,系联创股份2019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山东证监局拟决定: 一、对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二、对高胜宁、李洪国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 三、对王蔚给予警告,并处以25万元罚款; 四、对齐海莹、胡安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万元罚款; 五、对邵秀英给予警告,并处以15万元罚款; 六、对郝志健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罚款。 此外,山东证监局拟决定:对高胜宁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李洪国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中新经纬APP)16:47
V观财报|两连板百合花:实控人误操作超额减持16万股,已购回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两连板百合花3日盘后披露异动公告称,实控人陈立荣误操作超额减持16万股,目前已购回。 公告显示,公司A股股票在2025年10月30日、10月31日、11月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百合花3日收报17.63元,涨幅9.98%,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收盘,目前公司总市值73.41亿元。 对于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同时,百合花表示,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披露《百合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公告编号:2025-036),公司实际控制人陈立荣计划自2025年10月9日至2026年1月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份合计不超过29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0%。 经核实,截至2025年10月31日,陈立荣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减持3060000股,公司本次股票异常波动期间,陈立荣于2025年10月31日因误操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339400股,导致实际减持数量超过其减持计划160000股,涉及交易金额为2564800.00元(16.03元/股);为纠正前述误操作,陈立荣已于2025年11月3日通过二级市场购回同等数量(160000股)公司股份,涉及交易金额为2739200.00元(17.12元/股)。 企业官网介绍,百合花成立于1989年10月,主要生产各种高性能有机颜料和颜料中间体,公司2016年12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8亿元,同比下降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5.84%。(中新经纬APP)12:03
V观财报|宠物食品公司前三季营收“三增一降”,乖宝宠物净利居首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近日,A股宠物食品上市公司(申万分类)2025年三季报已披露完毕。 据统计,4家宠物食品上市公司中,乖宝宠物、中宠股份、路斯股份等3家营收实现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则两增两降。 具体来看,营收方面,乖宝宠物实现营收47.37亿元,同比增长29.03%,营收及营收增速均位居4家公司首位。 此外,中宠股份、路斯股份营收也均取得正增长。其中,中宠股份增长21.05%至38.6亿元,路斯股份增长7.61%至6.19亿元。 佩蒂股份营收增速为负,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89亿元,同比下降17.68%。 净利润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路斯股份分别为5.13亿元、3.33亿元、1.14亿元、0.47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9.05%、18.21%、-26.62%、-21.09%。 中新经纬注意到,同2025年上半年相比,佩蒂股份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继续双降。 此前,谈及上半年营收下降原因时,佩蒂股份称,主要受到海外客户订单节奏的影响。不过,佩蒂股份同时提到上半年毛利率有明显提升,主要得益于东南亚工厂的生产成本、出厂价格优势以及产能释放带来的规模效应。佩蒂股份提到,现阶段原材料价格保持稳定,预计全年毛利率将保持稳定向好的水平。 2025年前三季度,路斯股份净利润同比降超两成,利润总额降超三成。对此,路斯股份称,主要系公司子公司柬埔寨路恒亏损导致。 长江证券分析称,随着产业整合的进行,中小品牌由于难以负担巨额资金投入,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行业竞争将从单纯的价格竞争、渠道竞争逐步演变为品牌竞争、供应链竞争和技术竞争。头部宠物食品公司品牌矩阵布局相对完善,有望凭借其由中端向高端延伸的品牌矩阵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10:38
V观财报|七大航司前三季度集体盈利 机构看好后市
tongb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A股七大航司2025年三季报全部出炉。前三季度,七大航司均实现盈利,其中中国东航扭亏,华夏航空净利翻倍。 七大航司均实现盈利 根据业绩报告,前三季度,A股七家航空公司合计营收4673.30亿元,归母净利润131.70亿元。国有大航中,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31%、2.23%、3.73%;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中国国航涨37.31%,南方航空涨17.40%,中国东航由亏转盈。 民营航司方面,华夏航空、海航控股、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均实现盈利,华夏航空同比翻倍。不过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 对于业绩变动,中国东航表示,公司深化推进枢纽建设,积极抢抓暑运市场机遇,重点加密欧美、日韩、北非等国际航线,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及客座率同比全面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深化各项精细化成本管控措施。 海航控股介绍,2025年以来,民航市场持续向好,公司及时调整运力配给,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航线网络提质增效,公司生产经营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此外,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本期产生汇兑收益同比增加。 全年能否持续向好? 十一长假为航空公司四季度的业绩打下了基础,全年是否有望延续向好势头? 据中国民航局,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913.8万人次,日均239.2万人次,比2024年国庆假期日均增长3.2%。日均客座率87.9%,比2024年国庆假期日均增长3.5个百分点。其中,10月1日全国民航运输旅客247.5万人次,超过国庆假期历史峰值。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民航将于2025年10月26日至2026年3月28日执行2025/26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目前航班换季工作已准备就绪。新航季共有21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客货运航班11.95万班,比去年同期增长1.3%。 在最近的三季度业绩交流活动上,吉祥航空表示,飞机运力引进速度放缓,带来的供给端约束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当前市场正处于供需关系转向紧平衡的节点。 中泰证券分析,长期来看,民航量价正循环效应逐步显现,高客座率叠加行业反内卷倡议有望带动票价表现持续超预期,看好航空投资机会。 国金证券认为,航空景气拐点向上,节后延续票价改善趋势,行业客座率高企支撑票价持续向好,叠加油汇改善,四季度利润有望大幅提升,长期看好供需优化利润释放。(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11:07
V观财报|年报存虚假记载等问题,三七互娱及6名高管拟被罚3255万!
中新经纬11月1日电 三七互娱10月3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李卫伟、副董事长曾开天等6人,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5]71号),三七互娱及6名相关责任人拟被罚款合计3255万元。 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李卫伟和公司副董事长曾开天于2023年6月27日分别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李卫伟和曾开天立案。 2025年10月31日公司和相关责任人李卫伟(现任董事长)、曾开天(现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胡宇航(现任副董事长)、杨军(时任董事、副总经理)、叶威(现任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吴卫红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5]71号),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 (一)2014年至2020年年报披露的股东持股情况存在虚假记载: 2014年4月,原芜湖顺荣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荣股份”)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融资发行47713715股“顺荣股份”,其中吴卫东认购的3559045股、吴卫红认购的8159045股、吴斌认购的4880716股、叶志华认购6119284股实为给李卫伟、曾开天二人代持。三七互娱2014年至2020年年报披露的股东持股情况均存在虚假记载。 代持事项由李卫伟、曾开天二人决定,代持股份的资金全部来源于李卫伟和曾开天收到的股权收购款。吴卫东等人持有的代持股份自2018年起开始减持,至2021年9月全部减持完毕,减持指令由李卫伟、曾开天二人安排杨军下达。代持股份分红款、减持收益分配受李卫伟、曾开天二人控制。 证监会认为,三七互娱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2005年《证券法》第六十三条、2019年《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2019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 对上述违法行为,李卫伟、曾开天系决策者,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杨军知悉并参与执行,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李卫伟自2019年4月8日成为三七互娱实际控制人,其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年报中隐瞒其和曾开天共同持有的股份,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三款、2019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 (二)2018年年度报告未披露收购江苏极光股权事项为关联交易,存在重大遗漏: 2018年2月7日,三七互娱公告收购胡宇航持有的江苏极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极光)20%股权。经查,胡宇航系上市公司关联自然人,上述交易属关联交易。 2011年,李卫伟、曾开天成立上海三七,胡宇航在成都经营一家公司为上海三七进行游戏开发。2013年,李卫伟、曾开天邀请胡宇航来广州进行游戏开发,承诺给其部分股份。 2013年10月,上海三七设立江苏极光,负责上海三七游戏开发业务,胡宇航是江苏极光负责人。2013年以来李卫伟、曾开天二人持续将胡宇航作为三七互娱核心高管团队向其进行收益激励。2017年江苏极光归母净利润占三七互娱的34%。胡宇航2022年3月24日起任三七互娱副董事长。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七十一条第三款,胡宇航属于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自然人,系上市公司关联自然人,三七互娱收购江苏极光20%股权事项属于三七互娱与胡宇航发生的关联交易,三七互娱2018年年度报告对上述交易未予披露,存在重大遗漏。 证监会认为,三七互娱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2005年《证券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述违法行为。 李卫伟、杨军、叶威均知悉上述情况,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保证所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对上述违法行为,李卫伟、杨军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叶威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三)三七互娱2020年间接收购广州三七股权事项为关联交易,2020年12月7日披露的临时公告虚假记载、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2020年12月7日,三七互娱公告拟收购徐志高、薛敏持有的淮安顺勤合伙企业100%股权,收购贺鸿等四人持有的淮安顺景合伙企业100%股权,实现对广州三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三七)20%股权的间接收购,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经查,徐志高系上市公司关联自然人,上述交易属关联交易。 2013年初,李卫伟、曾开天、徐志高成立深圳市逸飞冲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手机游戏平台并提供手机游戏运营服务,徐志高负责公司管理和运作。2013年底,深圳逸飞冲天公司业务已初具规模。由于上海三七手游业务经营不好,李卫伟、曾开天邀请徐志高携团队加入上海三七。2013年6月,上海三七设立广州三七,负责上海三七手游业务,徐志高任广州三七负责人。2020年广州三七归母净利润占三七互娱41%。徐志高2023年5月起担任三七互娱总经理。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七十一条第三款,徐志高属于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自然人,系上市公司关联自然人,三七互娱间接收购广州三七股权事项属于三七互娱与徐志高发生的关联交易,三七互娱披露的临时公告存在虚假记载,2020年年度报告对上述交易未予披露,存在重大遗漏。 证监会认为,三七互娱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2019年《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2019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 李卫伟、曾开天、杨军、叶威、胡宇航均知悉上述情况,在临时报告及2020年年度报告中保证所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对上述违法行为,李卫伟、曾开天、杨军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胡宇航、叶威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四)2018年至2021年年报未披露与海南力源等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存在重大遗漏 海南力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力源)等公司由李卫伟、曾开天等人设立并控制。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七十一条规定,海南力源等公司是三七互娱的关联方。三七互娱2018年至2021年年报未披露与海南力源等公司发生的1.15亿元、1.08亿元、7.60亿元、1.93亿元关联交易,存在重大遗漏。 对于上述关联交易,李卫伟、曾开天、叶威、杨军均参与并知情,在上述年度报告中保证所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对上述违法行为,李卫伟、曾开天、杨军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叶威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据2019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证监会拟决定: 一、对三七互娱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900万元罚款; 二、对李卫伟给予警告,并处以140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900万元; 三、对杨军给予警告,并处以350万元罚款; 四、对曾开天给予警告,并处以350万元罚款; 五、对叶威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六、对胡宇航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依据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吴卫红给予警告,并处以25万元罚款; 对公司的影响方面,三七互娱提到,公司审慎判断不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无需申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亦不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公司就本次事项向广大投资者致歉。 二级市场上,三七互娱10月31日股价收报20.77元/股,跌幅0.81%,总市值459亿元。(中新经纬APP)21:20
V观财报|第一创业子公司一创投行被立案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第一创业子公司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一创投行”)被立案。 第一创业公告截图,下同 31日,第一创业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行10月3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02025023号)。因一创投行在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可转债项目中,涉嫌持续督导业务未勤勉尽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10月29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一创投行立案。 第一创业提到,一创投行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一创业还表示,目前公司和一创投行的经营情况正常。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第一创业前身是1993年4月成立的佛山证券公司。公司注册资本42.024亿元,总部设在深圳。2016年5月11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官网显示,一创投行的前身是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一创摩根”)。一创摩根成立于2011年,由第一创业和摩根大通共同出资组建。2017年7月3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出具了关于第一创业收购摩根大通持有的一创摩根33.3%股权的《股权转让无异议函》。2017年10月23日,一创摩根更名为一创投行,成为第一创业的全资子公司。 前三季度,第一创业营收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24.32%、20.21%。 二级市场上,第一创业10月31日收跌0.64%,每股报7.74元,总市值325亿元。(中新经纬APP)20:43
V观财报|艾罗能源及董事长李新富等被警示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艾罗能源31日盘后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下称《警示函》)。 《警示函》显示,经查,艾罗能源募集资金管理中存在以下违规问题: 一是部分募投项目进展披露不准确。“储能电池及逆变器扩产项目”实际于2023年12月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但公司2024年半年报、2024年年报等信披文件中均披露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2年6月。 二是变更项目实施地点披露不及时。“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项目建设地点为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科技城。2025年7月1日,公司《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内容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及募投项目延期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并新设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显示项目实施地点由杭州市富阳区银湖科技城变更为杭州市西湖区紫金港。检查发现,该募投项目从开始实施即在杭州市西湖区,公司未及时披露变更情况。 三是未披露募集资金账户被诉前保全情况。2024年9月公司农行募集账户被诉前保全冻结332万元,2024年10月解除。公司未披露相关情况。 浙江证监局指出,艾罗能源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证监会公告〔2022〕15号)第十二条、《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证监会公告〔2025〕10号)第八条和第十六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26号)第三条规定。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新富、董事会秘书盛建富、财务总监闫强未能勤勉尽责,敦促上市公司规范使用募集资金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四条、第五十一条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26号)第四条、第五十二条规定。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五十二条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26号)第五十三条规定,浙江证监局决定对艾罗能源、李新富、盛建富、闫强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企业网站信息显示,艾罗能源成立于2012年,2024年1月3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是光伏储能系统及产品提供商,向客户提供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并网逆变器等产品。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艾罗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0.28亿元,同比增加25.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减少6.32%。 二级市场上,艾罗能源31日收涨4.67%报74.45元/股。(中新经纬APP)20:23
V观财报|科达制造被通报批评 时任董事长边程等10人遭点名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31日,上交所网站发布《关于对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下称《通报批评》)和《关于对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下称《监管警示》)。 据《通报批评》,经查明,科达制造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一)账外收付资金、核算收入费用 科达制造近年来存在通过公司员工及员工家属的个人银行账户在账外收付公司资金、核算收入费用的情况,导致相关期间多计或少计公司利润总额,其中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的影响金额分别占公司披露的当期利润总额的0.12%、0.81%、1.09%、0.29%。 (二)违规发放董监高薪酬 科达制造近年来通过公司账外个人银行账户向部分董监高发放账外薪酬,相关薪酬方案未经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研究审查与考核,未提交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公司未按规定如实对外披露董监高薪酬。截至2025年9月末,前述违规发放董监高薪酬及利息已退回公司。 (三)关联方通过供应商短期占用公司资金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通过公司特定供应商先后三次以预付款名义占用公司资金,2017年末、2018年占用发生额分别占公司当年期末净资产的0.71%、1.20%,期末无占用余额,本息已归还;公司未披露相关资金占用事项。 (四)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财务资助 2021年8月至2024年6月,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时任董事及总经理张仲华分别从公司账外个人银行账户累计借款835.5万元、720万元,本息均已归还。公司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财务资助,且未披露相关事项。 上交所指出,科达制造多期定期报告披露不真实、不准确,未按规定审议并披露董监高薪酬,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财务资助且未披露。上述行为违反《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条,《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第五条,《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第1.4条,《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第1.4条、第2.1.1条、第4.1.3条、第6.3.10条,《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第1.4条、第2.1.1条、第2.1.4条、第2.1.7条、第4.1.3条等有关规定。 责任人方面,科达制造时任董事长边程,时任总经理杨学先、吴木海,时任财务总监曾飞、李擎,时任董秘李跃进,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在任期内对公司上述相关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第3.1.4条、第3.1.5条、第3.2.2条,《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第2.1.2条、第4.3.1条、第4.3.5条、第4.4.2条,《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第2.1.2条、第4.3.1条、第4.3.5条、第4.4.2条等有关规定及其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及承诺书》中做出的承诺。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决定,对科达制造,时任董事长边程,时任总经理杨学先、吴木海,时任财务总监曾飞、李擎,时任董秘李跃进予以通报批评。 《监管警示》显示,公司时任董事会秘书彭琦、时任董事张仲华、时任副总经理周鹏、时任监事彭衡湘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在任期内对公司上述相关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其中,彭琦、周鹏、彭衡湘对第一、第二项违规负有主要责任,张仲华对第四项违规负有主要责任,其行为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第3.1.4条、第3.1.5条、第3.2.2条,《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第2.1.2条、第4.3.1条、第4.3.5条、第4.4.2条,《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第2.1.2条、第4.3.1条、第4.3.5条、第4.4.2条,等有关规定及其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及承诺书》中做出的承诺。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决定,对科达制造时任董事会秘书彭琦、时任董事张仲华、时任副总经理周鹏、时任监事彭衡湘予以监管警示。 企业网站信息显示,科达制造创建于1992年,于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2022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KEDA),公司主营业务为建材机械、海外建材、新材料及新能源装备,战略投资以蓝科锂业为载体的锂盐业务。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科达制造实现营业收入126.05亿元,同比增加4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加63.49%。 二级市场上,科达制造31日收跌1.43%报13.11元/股。(中新经纬APP)19:38
V观财报|清越科技涉嫌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立案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清越科技31日盘后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382025011号)。因公司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清越科技称,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清越科技还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清越科技2025年8月1日晚间披露的公告,公司收到江苏证监局下达的《江苏证监局关于对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高裕弟、张小波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下称“警示函”)。 警示函显示,经查,清越科技存三项问题,其中一项是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财务核算不规范。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新增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公司按照总额法确认营业收入并在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直至2024年7月6日,公司才对此进行前期差错更正,将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调减1366.76万元。 企业网站信息显示,清越科技成立于2010年,于2022年12月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清越科技在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建有研发中心和多条大规模生产线,形成以PMOLED、电子纸与硅基OLED三大业务板块为主的多元化格局。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清越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76亿元,同比减少13.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5.34万元,上年同期为-4887.50万元。 二级市场上,清越科技31日收涨0.9%报8.94元/股。(中新经纬APP)19:19
V观财报|A股啤酒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普增,最高超5倍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随着重庆啤酒30日盘后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A股7家啤酒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已全部出炉。 整体来看,青岛啤酒继续坐稳啤酒行业龙头地位,燕京啤酒实现对重庆啤酒的反超。 5家营收增加 最高超5倍 营业收入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5家啤酒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加,*ST兰黄增幅最大。 具体来看,青岛啤酒营收同比增加1.41%,以293.67亿元稳居第一;燕京啤酒、重庆啤酒营收均超130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燕京啤酒靠4.57%的增速反超了营收下降的重庆啤酒;珠江啤酒同比增加3.81%,以50.73亿元营收位列第四位;ST西发、惠泉啤酒、*ST兰黄营收均低于6亿元,其中惠泉啤酒同比下降2.59%,*ST兰黄、ST西发同比分别增加23.35%、8.57%,增速排在7家公司前两位。 以上述数据计算,2025年前三季度,7家啤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20.52亿元,青岛啤酒占比达到47.33%。 6家净利增加 最高超5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6家啤酒上市公司同比向好,青岛啤酒“遥遥领先”,燕京啤酒同步实现了对重庆啤酒的反超。 具体来看,青岛啤酒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5.70%,达到52.74亿元,同期首次超过50亿元;燕京啤酒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7.45%为17.70亿元,同期首次超过15亿元,并实现对重庆啤酒的反超;重庆啤酒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83%,以12.41亿元位列第三;珠江啤酒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7.05%为9.44亿元,ST西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503.98%为1.45亿元,惠泉啤酒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3.70%为0.99亿元;*ST兰黄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28.25%为0.11亿元。 以上述数据计算,2025年前三季度,7家啤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4.84亿元,青岛啤酒占比高达55.61%。 财报显示,营收结构优化,高档/中高档啤酒销量增加是啤酒巨头营、利双增的重要保障。 青岛啤酒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产品销量689.4万千升,同比增长1.6%,其中:主品牌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399万千升,同比增长4.1%;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293.5万千升,同比增长5.6%。 对此,江海证券研报称,青岛啤酒主品牌及中高端以上产品增速表现优于公司整体销量增速表现,且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占比提升,公司产品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升级。 银河证券认为,啤酒竞争格局稳固,且主要酒厂均重视利润率,啤酒高端化进程仍将为行业主线,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延续提升趋势。 业绩反超重庆啤酒的燕京啤酒表示,2025年1-9月,公司实现啤酒销量349.52万千升(含托管经营),同比增长1.39%。报告期内,公司坚定大单品战略执行,燕京U8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有力带动产品结构升级、市场形态焕新和盈利水平提升。 西南证券表示,随着管理改革与成本下行的红利持续,在U8全国化扩张强劲势能带动下,燕京啤酒未来业绩值得期待。 珠江啤酒此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提到,中国啤酒行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啤酒行业竞争激烈,啤酒行业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公司将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完善营销网络。(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19:07
V观财报|50家券商前三季度净利集体上涨,最高增速达345%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近日,券商前三季度业绩披露完毕,行业整体表现亮眼。 Wind截图 按申万行业类(2021)分类看,50家A股券商公司归母净利润全部上涨,超百亿元净利券商有5家,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财富净利润规模突破90亿。 从同比增速上看,国联民生增速居首位,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45.30%。 国联民生称,1至9月,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持续推进各项业务发展,经营业绩大幅提升;同时,公司将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证券投资、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业务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300%的还有华西证券,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316.89%。 对此,华西证券表示,系营业总收入增加,净利润增加。 数据显示,首创证券、华泰证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到“两位数”,分别同比增7.19%、1.69%。 首创证券称,归母净利润变动系投资类业务收入增加,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 二级市场看,前三季度,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8%。同期,券商指数累计涨幅8%。 中信建投研报分析,这一现象需结合行业特性与生态变迁深入分析,而行业破局的关键在于业务模式重构与战略转型。 中信建投认为,随着自身业务结构的深度调整,投资者需更细致地做好择时与选股,才能获得与券商业绩弹性更匹配的收益。换言之,只要市场仍有赚钱效应、交投保持热度,证券板块的行情就不会缺席。 中原证券研报预计,年内券商板块平均P/B的核心波动区间将维持在1.40倍-1.60之间,中短周期内如果券商板块向估值波动区间的下限靠拢,仍是再度布局券商板块的良机,积极保持对政策面、市场面以及券商板块的持续关注。建议关注龙头类、财富管理业务较为突出以及权益投资开展较为深入、个股估值明显低于板块平均估值的三类上市券商。(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18:49
院线股前三季营收“三增一降”,横店影视净利猛增10倍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近日,A股4家院线股相继披露2025年三季报。 Wind截图 营收“三增一降” 2025年前三季度,万达电影实现营业收入97.87亿元,远超同行,但较2024年同期微幅下滑0.61%。 万达电影指出,2025年以来,公司加大直营影院拓展力度,通过优胜劣汰不断提升整体资产质量,公司单影城产出约为非万达影城均值的三倍。同时公司投资出品的《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聊斋:兰若寺》《有朵云像你》等电影于第三季度上映,整体票房表现较好,其中《南京照相馆》实现票房30.2亿元,斩获暑期档票房冠军;《长安的荔枝》实现票房6.9亿元,并获得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等6项提名。此外,公司持续加强成本管控,优化财务结构,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均同比下降。 横店影视实现营业收入18.95亿元,同比增长17.28%,增幅领跑板块;金逸影视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10.54%;幸福蓝海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同比增长11.87%。 据横店影视三季报,2025年1-9月全国电影综合票房419.52亿元,观影人次9.85亿,同比分别增长21.13%和21.16%,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89.21%。7部影片票房破十亿,均为国产片。全国有营业数据的影院共1.34万家,同比增长3.08%。2025年1-9月全国累计新建影院861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0家;累计新建银幕5140块,较去年同期增长455块。 横店影视披露,2025年1-9月,公司院线实现票房(不含服务费)16.21亿元,观影人次4569.31万;其中直营影院票房(不含服务费)14.51亿元,观影人次4109.90万,票房市场占有率3.84%;加盟影院票房(不含服务费)1.70亿元,观影人次459.41万,票房市场占有率0.45%。 同期(2025年1-9月),金逸影视直营影院实现票房8.46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1.61%;观影人次1822.61万,同比增长6.78%。 横店影视净利增超1084% 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前三季净利均翻倍,分别增长319.92%、1084.80%;金逸影视扭亏,幸福蓝海续亏411.81万元,但亏损幅度大幅收窄。对此,幸福蓝海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电影发行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利润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幸福蓝海录得投资收益-90.06万元,上年同期为156.44万元,同比下滑156.44%。幸福蓝海解释,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部分联营企业亏损。 幸福蓝海三季报截图 对于前三季归母净利润暴增1084.80%,横店影视亦称,系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利润增加所致。 横店影视在三季报中写道,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解锁收入增长空间。报告期内,创新营销场景,开展了暑期档“共赴青春之约”“动画专题”等主题观影活动,吸引学生、亲子等群体;针对七夕、教师节等特定节日,捕捉消费者“情价比”心理,深度融合美食+社交+情感,营造多维节日体验氛围;积极推广地方性电影消费券活动,切实惠及观影人群。自营饮品“横店味道”结合热映影片推出一系列夏季新品,外卖等线上销售渠道已形成规模化。IP衍生品业务结合“玩具梦工厂”集合店与影院渠道优势,扩充合作品牌与商品类型,产品覆盖幼儿至成人全区段。充分利用影厅功能,通过超高清巨幕与沉浸式音响直播2025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横滨冠军赛等赛事。紧抓虚拟现实电影发展契机,与相关XR技术(含VR/AR/MR)公司和内容发行平台合作,在影院落地XR沉浸式体验项目。 万达电影布局潮玩领域 不只横店影视,万达电影也盯上了IP衍生品业务。 三季报显示,暑期档期间,万达电影开展“超级娱乐动漫市集”等主题营销活动,通过整合IP、场景与人群,有效提升影院坪效和会员粘性,同时配合《光与夜之恋》《兰若寺》《浪浪山小妖怪》、“呆萌町”等IP及52TOYS系列产品,为年轻客群提供了“观影+兴趣社交+IP消费”的复合型体验,也为公司带来非票收入与票房转化的双向增量。国庆档期间,万达电影全新打造的“礼赞系列”主题IP衍生品取得良好的销售成绩,同时与头部游戏IP《恋与深空》在主题套餐、衍生品、映前广告、线下场景体验等多方面开展联名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客群走进影院,带动公司APP/小程序新用户和商品销售总额均实现增长,进一步验证了公司“IP聚合+场景运营” 的可行性。 万达电影表示,长期可持续的IP联动带来的衍生品销售、场景化消费等非票收入,对优化公司盈利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万达电影积极布局潮玩领域。 报告期内,万达电影影时光旗下自有潮流艺术厂牌“栖境”与中国青年艺术家陈建周联手打造的“大梦想家”系列手办盲盒和版画发售以来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并通过搭载Rtime link数字确权系统为收藏者提供了增值体验。同时影时光原创潮玩IP“MOMO&FRIENDS”系列产品也陆续上线,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IP矩阵。 万达电影认为,长远来看,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万达电影表示,将在“超级娱乐空间”战略的引领下,持续推动影院从单一观影场所升级为复合型文化消费空间,重塑影院业务增长逻辑,为经营业绩注入新动能。(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17:35
V观财报|贝斯美实控人陈峰涉嫌信披违法违规等被立案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贝斯美31日盘后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峰的通知,其于10月3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120250034号),因涉嫌未按规定履行要约收购义务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陈峰进行立案。 贝斯美表示,本次立案系对实际控制人陈峰个人的调查,与上市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无关,不会对上市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立案调查期间,陈峰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工作。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企业网站信息显示,贝斯美主营业务为环保型农药医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及农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贝斯美实现营业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加1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6.67万元,同比增加1257.94%。 二级市场上,贝斯美31日收涨1.22%报9.98元/股。(中新经纬APP)15:53
V观财报|透视锂电池三季报:超九成盈利,两公司净利增5倍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万可义)A股锂电池上市公司三季报已披露完毕。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超九成公司实现盈利,科力远、国轩高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增逾500%,孚能科技则亏损最多。 超九成锂电池上市公司盈利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来看,A股锂电池板块共有31家上市公司。Wind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上述31家上市公司营收合计为5168.87亿元,同比增长14.24%;净利润合计为592.81亿元,同比增长39.23%。 其中,有28家公司的净利润为正,占比90.3%;有26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占比为83.9%。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的营收和净利润在31家公司中均稳居第一。 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加9.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加36.20%。其中,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收1041.86亿元,同比增加12.90%;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加41.21%。 宁德时代在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公司第三季度动力、储能合计出货量接近180GWh,其中储能占比约20%。该季度电池单位毛利和净利环比保持相对稳定。 前三季度,科力远、国轩高科净利润同比增速在31家公司中遥遥领先,分别为539.97%、514.35%,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25.33亿元。其中,国轩高科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超1400%。 对于业绩增长,科力远称,主要系镍电板块、消费类电池板块、储能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增加,净利润增加;联营企业净利润增加,确认的投资收益增加;本期实现政府搬迁损益,净利润增加。 国轩高科提到,报告期内净利润之所以大幅增长,除受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外,主要系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股份因其港股上市使得公允价值大幅变动。按照国轩高科披露的财报数据,公司第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3.26亿元,变动比例达9106.26%。 中新经纬注意到,嘉元科技净利润实现扭亏。2025年前三季度,嘉元科技净利润为0.41亿元,上年同期为-1.44亿元。 据悉,嘉元科技主要从事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的研究、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集流体、覆铜板(CCL)、印制电路板(PCB)的制造。 谈及业绩改善,嘉元科技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铜箔产品销售量增加以及毛利率上升。 孚能科技亏损超3亿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前三季度,上述31家公司中,孚能科技、诺德股份、维科技术等3家出现净亏损。其中,孚能科技净亏损最多。 资料显示,孚能科技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于先进大软包叠片电池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前三季度,孚能科技实现营收65.64亿元,同比下降28.74%;净利润-3.85亿元,上年同期为-3.04亿元。 孚能科技称,受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及客户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主要生产基地盈利,从而导致所得税费用增加。 中新经纬发现,2025年前三季度,维科技术净利润为-0.5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盈利52.7万元。 资料显示,维科技术的主要业务是消费类电池(包括聚合物电池、铝壳电池)和小动力电池(包括两轮车电池、电动工具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钠电的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储能电站等。 对于业绩亏损,维科技术称,主要为去年同期转让子公司上海维蕴股权取得收益及报告期取得政府补贴收入减少所致。 多公司股价年内翻倍 中新经纬注意到,在2025年,锂电池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扬。截至发稿,震裕科技、铜冠铜箔股价年内累涨超200%,嘉元科技、德福科技、中一科技、博力威、国轩高科等涨幅也超过100%,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累涨则超过50%。 对于后市展望,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从2025年全年来看,预计锂电池上市公司业绩将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在张翠霞看来,在反内卷政策导向下,通过规范地方招商打击低价竞争等措施,行业价格战减少,成本压力也有所缓解,龙头企业将受益明显。 长城证券分析称,9月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在反内卷政策带动下健康发展,产销数据同比高增。新能源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叠加人工智能对于储能的需求爆发将进一步促进锂电行业的同期高增,未来预期向好。(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15:46
V观财报|光伏股多数业绩企稳!反内卷效果显现,“盈利修复可期”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陈俊明)光伏反内卷效果显现,多股2025年三季度亏损幅度同比明显收窄。 业绩回升 Wind数据显示,TCL中环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57.77亿元,亏损金额为光伏板块之最。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端同比增48.82%,亏损明显收窄,带动前三季度利润企稳。 TCL中环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硅片、光伏组件、硅材料、光伏电站等。对业绩变化,该公司称,上半年,受终端市场抢装影响,光伏行业主产业链价格出现波动;伴随反内卷工作深化,产业链上游价格在7-9月进一步回升,逐步传导至硅片环节,产业盈利有所修复。 通威股份在新能源领域主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产品,前三季度亏损金额超50亿元。该公司第三季度利润端同比增62.69%,带动年内业绩跌幅明显收窄。 对业绩变化,该公司表示,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近期有所回升,公司持续发挥行业领先的成本、规模、技术优势,总体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从长期角度看,公司经营业绩也将受益于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的恢复。 天合光能第三季度亏损15.32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带动前三季度业绩稳住下滑态势。 另外,隆基绿能、东方日升、协鑫集成、双良节能、钧达股份、安彩高科、海优新材等多股第三季度利润端均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晶科能源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12亿元,同比降6900.55%。但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3.68亿元,同比降628.15%,相较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560.33%,亦有明显企稳势头。 晶澳科技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系统。该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3亿元,同比降349.58%,亏损较上半年业绩情况出现扩大。该公司称,受市场竞争环境影响,单瓦价格与出货量较上年同期下降。 光伏板块部分个股业绩有进一步提升。 阳光电源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57.04%。该公司前三季度吸金118.81亿元,是光伏板块的“盈利之王”。 阳光电源经营性净现金流还出现明显改善。 该公司对此表示,主要是回款的增长,同比增长140多亿,当然付款也有所增加,采购付款较同期增加30亿左右,人力成本增加将近十几个亿,支付的各项税费增加了几个亿,综合来看同比改善90亿左右。同时存在结构性的影响,国内和海外的商业模式和交付条件有所差异,海外回款效率整体更高;公司本身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改善应收账款,比如细化客户的信用管理、后期应收的管理、加强回款力度的考核等,多种方案并行,逐步改善现金流。 特变电工、先导智能、浙江新能等个股在第三季度,盈利端均有较优表现。 反内卷 近期,光伏行业反内卷如火如荼。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8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倡议,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功率虚标等牺牲产品性能和降低产品质量的行为;坚决抵制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法规盲目扩产增产、加剧恶化市场生态环境的行为等。 资本市场对光伏反内卷反应剧烈,工业硅、多晶硅等期货价格年内涨势明显。 股市方面,Wind数据显示,光伏指数从年内低位约2500点涨至10月末约3500点。多股年内有明显涨幅,截至10月31日午间收盘,先导智能涨198.47%,阳光电源涨166.17%,德力股份涨104.88%。 不少企业积极响应反内卷。 阿特斯在2025年三季报中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反内卷”的号召,在销售策略上坚持“利润第一性”原则,主动减少出货,有序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稳固提升在高价值市场的出货规模与份额优势,确保组件业务的盈利性。 回天新材近日表示,公司保持与光伏行业头部客户的良好合作。目前国家“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中长期来看利于产业链价格企稳,公司也会持续通过灵活原材料采购、推进价格传导、推新品上量等措施,促进光伏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改善。 不过,中信博近日提及,光伏产业链“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在此政策调整期内,受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国内外部分光伏电站建设出现了延期情形。 展望光伏行业,民生证券研报认为,海内外需求预期旺盛;产业链技术迭代加速,强调差异化优势,各厂家有望通过持续研发打造差异化优势,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持续扩张下游应用场景。伴随着“反内卷”治理持续深入,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 华西证券表示,此前硅料硅片环节价格已经大幅回暖,硅料龙头企业单季度利润转正,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修复,现组件环节价格亦有所上涨,盈利修复可期。(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14:08
“三桶油”前三季度净利超2580亿,中国石油贡献近半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日前,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石油相继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综合来看, 受原油价格下跌拖累,“三桶油”前三季度营收、净利齐降。 中国石化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截图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1134.41亿元,同比减少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84亿元,同比减少32.2%。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43.89亿元,同比减少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01亿元,同比减少0.5%。 对于前三季度净利下降,中国石化表示,主要原因为原油和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库存减利,境内汽柴油销量下行,以及航煤、芳烃等产品毛利下降。 中国海油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截图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海油实现营业收入3125.03亿元,同比减少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9.71亿元,同比减少12.6%。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8.95亿元,同比增加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38亿元,同比减少12.2%。 中国海油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油气销售收入约2554.8亿元,同比下降5.9%,主要原因是实现油价下降。前三季度,公司的平均实现油价为68.29美元/桶,同比下降13.6%;平均实现气价为7.86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升1.0%。桶油主要成本管控良好,前三季度桶油主要成本为27.35美元,同比下降2.8%。 中国海油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油气净产量达193.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9%。公司油气销售收入837.37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石油液体销售收入699.53亿元,同比减少5.6%;天然气销售收入137.84亿元,同比增加13.0%。 中国石油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截图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21692.56亿元,同比减少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2.79亿元,同比减少4.9%。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1.57亿元,同比增加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86亿元,同比减少3.9%。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油、气量增价减。 具体来看,公司原油产量714.3百万桶,比上年同期的708.3百万桶增长0.8%;公司可销售天然气产量3977.2十亿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的3803.8十亿立方英尺增长4.6%,其中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3858.2十亿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的3666.9十亿立方英尺增长5.2%。公司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65.55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76.88美元/桶下降14.7%;国内天然气平均销售价格为8.81美元/千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的8.90美元/千立方英尺下降1.0%。 按上述数据计算,“三桶油”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82.34亿元,中国石油净利占比达到48.90%。 “四季度以来,受OPEC+增产、地缘冲突局势变化、美国关税政策等影响,国际油价波动较大。”中国石化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黄文生在中国石化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谈及未来油价走势时表示,未来国际油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地缘冲突走势等仍有不确定性,叠加OPEC+产量政策、新能源替代等因素都会影响油价走势,很难准确预测。 信达证券日前发布报告称,存量竞争时代来临,石化龙头或长期受益。根据发改委政策,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当前炼化扩能接近尾声,总量逼近政策“红线”。2025年5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强调,要加快淘汰炼油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此外近期中央密集释放“反内卷”信号,叠加税改进一步压缩地炼生存空间,或推动落后炼能加速退出。 光大证券10月30日发布的投资策略报告认为,“三桶油”在油价下行期的业绩韧性凸显。“三桶油”在油价下行期的业绩韧性凸显。展望2026年,继续维持高资本开支,不断加强天然气市场开拓,加快中下游炼化业务转型,有望实现穿越油价周期的长期成长。(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30日,在回应“下一步在共享市场机遇、扩大进口方面有哪些具体考虑和举措”...
(魏薇)2015年,当48岁的朱江明宣布要从大华股份离职跨界造车时,身边几乎所...
文旅部网站21日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市场数据情况》称,根据国内居...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