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机器怎么炒出“锅气”?锅圈炒菜机器人探索智能化

2025-11-02 16:12:1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1月2日电 在餐饮业迈向智能化、标准化的浪潮中,锅圈食品(02517.HK)携手熊喵大师联合研发的智能炒菜机在成都正式亮相。作为锅圈“社区中央厨房”战略的重要延伸项目——“锅圈小炒”的核心设备,该产品以数字化技术探索破解中餐标准化,引发业内关注。

  在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熊喵大师总部,一台智能炒菜机仅用三分钟就完成了川味小炒肉的烹饪。设备自动投料、精准控温,炒制过程稳定高效。

活动现场图

  “我们正在把‘锅气’变成可计算的温度曲线。”熊喵大师创始人黄天勇介绍,炒菜机通过AI算法与PID控温系统,能够实时感知油温、火候和翻炒频率,实现中餐烹饪的数字化复刻。“炒菜不再是凭经验,而是凭数据。”

  黄天勇表示,该设备目前已录入上百道中式菜品数据模型,系统可根据不同菜品自动匹配温度、时长与翻炒节奏,确保在全国不同地区都能实现同样的地道口味。

  锅圈负责人在活动中表示,锅圈小炒是锅圈 “社区中央厨房”战略的进一步落地。“我们希望用智能化手段让中餐到家在社区场景进一步提效,让更多家庭下班后不用做饭,也能三分钟吃上热菜热饭。”

  锅圈小炒通过“智能炒菜机+标准化供应链”模式,进一步打通了中餐的标准化环节。锅圈在全国已布局7家自有工厂,19个数字化仓储中心以及上百家长期合作的高标准供应商,可为设备提供净菜、复合调味料及冷链配送支持。目前,锅圈小炒项目已进入测试阶段,首家样板店预计于2026年初在郑州开业,主要面向社区、家庭及外卖消费场景。

  此前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锅圈董事长杨明超曾提到:“中餐标准化的关键在于锅气与效率的平衡。锅圈小炒要做的,是让人间烟火与工业精度共存,用技术重塑中国人的一日三餐。”

  业内人士认为,炒菜机器人可显著降低门店对人工的依赖,减少培训成本,并提升出餐效率。中餐长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味道的不确定性和人工成本的不稳定。锅圈通过供应链和算法结合,为中餐标准化提供了一个现实模板。

活动现场图

  据了解,锅圈小炒门店未来将以外卖和自提为主,不设堂食空间从而提升坪效。由于智能设备可实现高效周转,其菜品价格预计将比同类餐厅低30%-50%,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中餐的未来一定是人机协同的未来。”黄天勇说,“算法让机器理解锅气,供应链让食材更稳定,两者结合,就是中餐标准化的起点。”(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